放弃第二品牌,小鹏悬崖勒马“为时未晚”
6月11日,MONA系列首款产品小鹏M03正式发布。
相比新车本身,更多人将关注点集中在了其造型与命名上——新车依旧冠以小鹏的前缀,且车标也与小鹏G系列保持一致。同时,官方也正式澄清MONA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独立品牌,而只是一个与主序列有所区分的特殊产品序列。
相比半个月前蔚来为第二品牌乐道举办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发布会,小鹏这次不声不响的降级似乎有些功败垂成之感,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决策却未必不是一次“悬崖勒马”式的及时止损。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小鹏与蔚来,这两家新势力的龙头在很多层面上处境都十分相似:对纯电产品的坚持、曾经高涨又逐渐疲软的销量、连年亏损的财报、投入不菲却难以短时间取得回报的“护城河”。
因此,当二者都传出要推“第二品牌”的消息后,便自然而然地被放在一起比较。对于小鹏和蔚来而言,开启第二品牌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与主品牌区隔后,可以更名正言顺地“下沉”抢夺市场,同时将主品牌已有优势
然而,小鹏与蔚来两个品牌虽然处境相似,但本质上却截然不同。蔚来在初始定位上就瞄准了40万+的高端豪华纯电市场,虽然后续也推出了起售价不到30万元的ET5T,但定位始终处于较高水准,瞄准中产阶级以上用户群体。
相比之下,小鹏从定位到价格都更加“年轻”,19.99万起售的小鹏G6已经是高阶智驾领域“守门员”级别的存在,其用户画像也多是20+科技行业发烧友这类的形象。换言之,蔚来品牌本身所具有的豪华附加值,小鹏其实并不具备。
已有产品序列的定位,决定了蔚来的第二品牌定价空间要比小鹏充裕得多,乐道瞄准的20-25万用车区间,正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产品序列,仅ModelY一款车型年销量就接近50万台。
但小鹏继续下沉,就只能来到10-15万价格区间,这一领域不仅僧多粥少,更重要的是没有太多盈利空间,想要在这一领域让一个新品牌站稳脚跟,难度不小。而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在今年价格战的压力之下,小鹏P7这样的主力车型已经将定价降到了14万元区间。这意味着在小鹏的产品体系中,进一步下沉的市场空间已经不大了。
更重要的是,蔚来本身所拥有的换电网络,对于第二品牌而言是锦上添花,但小鹏所依赖的核心竞争力——智驾却对第二品牌没有太多增益,受制于成本原因,小鹏目前主要采用的激光雷达智驾方案不能直接下放给MONA,新品牌的加入也会让小鹏=智驾的品牌专有性认知受到削弱。
因此,小鹏最终选择在第二品牌上“悬崖勒马”,虽然是意料之外,但也多少算是“情理之中”。
为智驾“不留退路”
小鹏汽车放弃第二品牌,被一些人看作是“临阵退缩”的体现,但实际上这种安排无疑将小鹏汽车放在了一个“不留退路”的、更加冒险的境地。
从目前已公布的新车M03的配置和售价来看,小鹏将目光锁定在了10-15万价格区间,相比现有车款价格下探不少,已经到了纯电动车入门区间,但何小鹏仍表示将引入XNGP和扶摇架构,为新车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然而,由于车辆成本无法支撑激光雷达上车,MONA系列只能采用纯视觉模式实现智能辅助驾驶,但由于纯视觉模式依赖摄像头拍摄二维图像合成三维模型,因此不仅需要海量测试数据训练支撑,其最终效果也一直不够理想。
对此,小鹏给出了端到端大模型的“AI解法”,在5月20日的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李力耘曾解释道,AI天生具备在非常不确定、非常需要博弈的空间中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解的能力,而且还具备自己进化和学习的能力。
或许是基于这一领域突破的信心,何小鹏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动驾驶的拐点将在12-18个月内到来,这一预期在如今尚未放开L3级别自动驾驶的现状下显得相当乐观。而这也意味着小鹏要在如今已大力投入智驾研发的基础上再加码,2024年预计提升40%的研发投入与此息息相关。
或许正是因为要进一步不遗余力的ALL IN 智驾,才最终让小鹏放弃了成立一个独立的第二品牌的构想。但可以肯定的是,小鹏MONA系列的落地,已经基本封锁了其未来在下沉市场推出第二品牌的可能性,毕竟“同室操戈”是汽车企业品牌规划的大忌。
不过,MONA尽管没有了独立品牌光环的加持,其曾经的创造者——滴滴给予的大力支持依然有效,根据对赌协议,如果滴滴平台和生态内的年销量超过10万辆,小鹏将提供额外的对价股权。如果连续两年的最高年销量达到18万辆,滴滴获得的最高股权比例可以提升至5%,同时,滴滴还将首次向小鹏汽车开放其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共享出行市场等多维度的支持。
对此,有网友锐评道:“滴滴不需要提供生态系统,只需要给MONA优先派单,便可保此车一生荣华富贵。”尽管目前这仍属于玩笑,但未来滴滴究竟会对M03给出怎样的支持和帮助,依然值得期待。
而在小鹏品牌未分家的前提下,M03基本可以预见的销量走高也能为主品牌的销量战绩贡献关键力量,解围小鹏“叫好不叫座”的销量困局。只不过,假如未来MONA系列真的与滴滴业务深度绑定,何小鹏又将如何说服年轻人购买这一“网约车型”作为自己的第一台智能汽车,那又是另外的问题了。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布加迪新纪元:Chiron继任者V16混动超跑将震撼登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国商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商务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商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务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商务网 电子邮件:ha177015747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