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玉饰品拾遗,”纹饰“道尽千年文化底色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0月18日报道:中国人琢玉、爱玉、崇玉的历史,能追溯到什么时候?在上海徐汇龙华塔影空间中,35件各个不同时期的古玉手镯和12份古玉手镯纹饰拓片惊艳亮相。在展览“守拙养真:中国历代玉饰品拾遗”中,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饰品,到明清时期的玉饰品,再到当下由玉打造的文创产品,展品跨越千年,创造性地把古玉与现代艺术交融呼应,传统与创新,古老与现代相互交织。
此次展出的35个玉镯,大都是第一次向社会公众亮相。“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君子比徳于玉,美玉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德行高洁的崇尚和弘扬。玉文化既是赓续中华文脉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民族富有个性的文化体现”,展览策展人、沪上收藏名家蔡黎介绍道,玉镯上不同纹饰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人的精神信仰、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制作工艺,以及对整个世界和自然的认识。通过巧夺天工的美传承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内在和纽带。
灯光映衬下,“身份显赫”的古玉镯泛着幽光。卧虎兽面纹、龙鳞纹、鸾凤莲芝纹……每只手镯都雕刻着不同纹饰。识读纹饰,也是在解读古人的精神世界。挂在墙上的12份古玉手镯纹饰拓片,与多位当代艺术名家题款相互辉映。茆帆、童晏方等著名艺术家在展览拓片上留下了墨宝。他们认为通过古玉饰品等的展呈,寄玉于真善美,呈现给世人以积极的精神养份和生命力量。
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龙华寺住持照诚法师亲笔题写了展览主题“守拙养真”。它既是“手镯”的谐音,更是对文化传统积极坚守的态度,也是对真理、真性、真善的努力探寻与追求。守拙养真就是提倡专心致志、不为名利虚荣奢华所惑的敬业态度,以及淡泊明志、坚持本真的生活智慧和人生价值。
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张坚提到“盛世收藏”,他认为,社会稳定、国家兴旺之时,收藏必然也将达到高峰。张坚说,收藏协会有8000余会员,22个专业委员会,但年轻人只有800多个,培养年轻藏家迫在眉睫。只有年轻人培养起来了,文化才能传承下去。“我们发现,新生代们更爱收藏‘潮’文化,球鞋、盲盒、滑板、手办等。对于古玉,年轻人了解不多,展览是个好形式,像公众宣传推广,提高老百姓认知度。”
展厅的最后,一件件精美的”文创“同样光彩夺目,把古代佩饰文化与传世古玉珠等相结合,搭配现代黄金制作工艺,在保持传世古玉原有样貌的前提下进行加工再创造,古为今用,创造出更适合现代人随身佩戴的时尚珠宝首饰。“新时代要引领新消费。展览的陈列跟文化创意很好融合”,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刘波英点赞,从玉器了解中华文化,用文创讲述中国历史。文创产品的一大功能就是把古人精神层面的内涵通过现代方式来表达,其次是创新,如何将玉器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玉文化更好地融入首饰设计中,是文创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文创产品需要更适应当代新消费群体,引领未来消费市场。
本次展览的主办单位之一,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关德透露,展览为期五十天。结合藏家私藏,海上书画名家题跋,三维视频展演,鉴赏讲座等活动,确保为观众呈现一个主题清晰、内涵丰富、信息量巨大的文化艺术盛宴。活动也作为2024年比利时中国文化中心“中比艺术交流精品展”的预展,以期让更多精美绝伦的古代艺术品走向世界。
展览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上海收藏协会大师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上海烁果文化有限公司承办。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飞步科技宣布完成超亿元B2轮融资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国商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商务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商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务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商务网 电子邮件:ha177015747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