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丝”代“绒”,在新国标下玩文字游戏的不法羽绒服频现
随着天气转冷,羽绒服开始登上年度服装舞台。然而,“89元羽绒服绒子含量基本为0”“警方查获‘假羽绒服’7万余件”“媒体曝光羽绒制品以丝充绒”……多个羽绒产品相关话题近期频繁冲上网络热搜,行业质量问题被推至风口浪尖。
以“丝”代“绒”是什么意思?业内专家介绍,“羽丝”“绒丝”俗称“飞丝”,与鸭、鹅腹部的“绒子”可以一起作为羽绒服的填充物。“绒子”是禽类表皮层上,被毛片所覆盖的纤细而柔软的绒毛,一般呈蒲公英小伞状,比较蓬松,保暖性好;而羽丝、绒丝则是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丝,气味较强烈,且易钻绒、保暖性相对较差。
2022年4月1日,我国实施了新国标《羽绒服装》,其中规定,羽绒服装不再标注含绒量,而应标明羽绒填充物的种类、绒子含量和充绒量,且羽绒服填充物的“绒子含量”不得低于50%。合格的羽丝、绒丝制品只要标注清晰准确,本可以合法销售,然而部分商家为了攫取更多利益,虚假标注,将其标为羽绒服进行售卖,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羽绒行业正面临品牌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近期,中国《羽绒制品质量分级》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希望通过科学的分级体系,推动羽绒制品质量的整体提升,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羽绒服相关企业超5.1万家。其中,2024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2100余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江苏省、浙江省羽绒服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9192家和6412家,位居其后的是安徽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均为3000的数量级。
此外,通过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来看,涉及司法案件的羽绒服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5.93%。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指出:降碳难点行业还需加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国商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商务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商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务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商务网 电子邮件:ha177015747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