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亲历者说|江苏古田创始人赵相雨:机床行业的发展没有捷径
以机床为代表的工业母机,作为“制器之器”,被称为“国民经济心脏”,关系到国家发展和安全。想要制造一台工业母机,需要诸多功能部件,通常需要多家企业的共同参与。
位于江苏昆山的江苏古田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研产销转台、刀库等工业母机重要功能部件的公司。
古田创始人、董事长赵相雨接受中新财经记者专访,讲述了古田的创业史与发展历程。
“我学的是机床,做的也是机床。从第一份工作开始,我就一直在机床行业,从来没有离开过。”
赵相雨回忆,2003年,他就进入北京一家企业从事机床加工工作。彼时,中国的数控机床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2006年前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他路过江苏昆山时,一块写着“昆山,实现梦想的地方”的牌子,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离开北京,进入了昆山一家生产机床功能部件的企业工作。
2009年,看到机床行业广阔发展前景的赵相雨,决定自己创业,从事的依然是机床功能部件的生产。
赵相雨表示,创业初期,他不但面临着“从0到1”生产产品的困难,如何收获市场的信任,也成为了他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一次我去推销产品时,企业负责人问我是哪里的企业,我说我们是江苏的企业。负责人说,我是问你,你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我不要内资企业,我只要外资的,只要进口的。”
这件事让赵相雨深受触动:“大家都是中国人,怎么能讲中国的不能用?我更加坚定,这项事业一定要做下去。”
他还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每一台产品的铭牌上,都打上“中国制造”的标记,一直坚持至今。
2012年,江苏古田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的古田,已成为中国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领域代表性企业之一,并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赵相雨表示,经过多年的持续追赶,中国机床行业在转台、刀库等数控机床硬件上,已打破进口垄断。
但他坦言,中国机床和日本机床、德国机床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床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我们起步比别人晚,这个行业属于绝对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没办法完全靠资本催熟,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发展。”
同时,赵相雨表示,由于前期需要重资产投入,古田成立的前十年几乎没有利润留存,一直坚持做持续性、清仓式的资金投入。
他认为,中国机床行业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例如,中国市场巨大,前期不用出国门,就有很多的生意可做,因此有很多的试错机会。同时,中国机床行业尤其需要在数控机床操作系统方面进行提升,以突破“卡脖子”的风险。
赵相雨表示,“机床行业的发展没有捷径,只有把东西做好,把产品的质量做好、性能做好,才能真正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联播快讯2025济宁体育消费季暨冬季运动嘉年华启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国商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商务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商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务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商务网 电子邮件:ha177015747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