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盾构段掘进突破1000环大关
海上红树繁茂 海底施工正酣 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盾构段掘进突破1000环大关
广西深海管网项目在建隧道。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覃鸿图 通讯员张振楠/摄
海上是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地下是“国之重器”——“龙腾号”盾构机在潜行掘进。3月31日,在北海市铁山港海底40米深处,国内超长穿海盾构隧道——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盾构段掘进突破1000环大关。
“龙腾号”盾构机是全国首台8米级使用整体式箱涵的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机,集机械、电气、液压、信息、传感、光学等尖端技术于一体,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重大技术装备,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在穿越红树林敏感区域时,“龙腾号”盾构机不仅攻克了复杂海域施工难题,更通过多项创新技术实现了对沿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主动保护。
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生产经理李平介绍,通过实时动态调控泥水仓压力,配合同步注浆技术,将地层扰动控制在毫米级,较传统工法沉降量降低超80%。同时,全封闭式泥浆循环系统实现了施工零外泄,避免了对红树林根系环境的化学污染。
此外,项目团队还对盾构机进行了针对性改造,采用智能泥浆处理系统,实行盾构渣土无害化处理,实现泥浆“零排放”。单公里施工碳排放较传统海底明挖法减少60%,该技术未来可推广至同类滨海工程。“数据显示,施工期间红树林区域底栖生物存活率保持在95%以上,潮汐通道畅通性未受影响。”广西深海管网项目区段长梁大黎说。
据悉,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盾构区间全长5.003公里,下穿海域约3.3公里,是全国超长穿海盾构隧道管网项目。隧道管片总量3136环,目前已掘进突破1000环,相当于完成工程量的32%。建成后,将为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北海铁山港工业区、玉林龙潭产业园区等150余家企业解决污水处理达标后的排放难题,助力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广西深海管网项目值班工程师俸树梁表示,这项“潜行”海底的智慧工程,既解决了临港工业区日均10万吨污水处理难题,又守住了57公顷红树林湿地生态红线,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商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商务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商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务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商务网 电子邮件:ha17701574748@163.com